《大龄剩女》(三)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4-12-09
《大龄剩女》(三)
有些条件一般、长相还算过去的女性是怎么被挑剩的?恋爱经历。
这些女性最初谈恋爱的对象,对方家里的硬件条件是属于中上层。她们和这些家境的男孩谈恋爱时,对方因为各种原因,比如说,不会谈恋爱,或者是被对方抛弃等原因,形成了她们最初找对象的硬性条件(有房有车、家境非常富裕),她们以后的恋爱模型就是和这个男孩对比形成的。找的男朋友不能低于此男孩的条件。这时候,她们形成的心理映像是:自己可以找一个家境非常富裕的男孩。
可是非常富裕的家境在中国又有多少个呢?很少。只不过她们恋爱时,很幸运的遇到了这种概率较小的男孩。拿较小概率家境的男孩和大多数普通家境的男孩对比,她会觉得一个不如一个。可是,随着年龄的增大,她并没有降低要求,还以为自己是可以嫁入“豪门”的女孩。
年龄一天天贬值,还始终沉浸在20岁年龄的美梦中。就算在一般条件的男人眼里都是大龄剩女了,还不自知,最终只能成为剩女。
大龄剩女之所以成为剩女,是因为她们的心理有一层光环照着的,她们会认为是自身的资本,有一种优越感,比如说漂亮、高学历、高收入等。在自我意像上,抬高了自我的身价。而现实是:你自认为很有优势的东西,在男人眼里,并不一定值价。
男人始终是把女性的年龄放在首位的。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,她们所有的优势都会为年龄让路。而这时候的大龄女性,在婚姻市场上已经开始贬值。她们抱着“宁缺毋滥”这种信念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。最终会发现,她看上的人,人家看不上;人家看上她,她又不喜欢。最终是没有市场。
在中国,你会发现,找一个心灵默契的人,不但在同性群体中很难,而且在异性恋这个大群体中也很难。离婚率高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。那么,婚恋市场中,最现实的婚姻是什么呢?对大多数来说,就是找适合自己的人,而不是找最好、自己最满意的人。因为在社会中,没有处处都让你满意的人。
一个人,只要是在社会中生存,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人。你要找完美的人,就很少,你遇到的概率会很低,自然就会变成剩女。年轻的时候,遇到这种你认为“完美”的人,概率还比较大,一旦超过30岁,你自己看看,有没有?更多的可能是失望。
你会发现,婚恋市场上,反而男性理性的更多,女性感性的较多。生活在梦里的女性比比皆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