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孩子的成长》(四) 为什么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4-12-03
《孩子的成长》(四)
为什么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,亲情和爱情是最密切、最深厚的感情呢?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的模式是非常相似的(除了发生性关系以外)。在深厚的感情中,互动的模式、行为也会存在相似性。尽管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感情。这种不同,但都有很深厚的感情中,原型模式是不变的。所以也会产生“原生态家庭”这个词。
父母的婚姻,在孩子成人之后,不管是找对象,还是角色的互动中,孩子参考的模式都是父母。如果对父母的婚姻很不满,那么就希望找的对象和父母相反。在家庭的角色中,女孩会带有母亲的影子,男孩带有父亲的影子。比如说,一个母亲是情绪化的人,女孩结婚后,情绪化的可能性也会更大。
什么叫潜移默化、什么叫模仿?孩子最容易受这些影响。孩子的意识能力和学习能力比父母想象的要强得多。做父母的一言一行,孩子就如同一个“监督者”,仿照你的模式学习的,然后投射到自己的心理。
男女恋爱模式上,如果感情到位,特别像一个母亲对儿子、父亲对女儿的模式。比如说,一个女孩非常爱一个男孩,会给他洗衣做饭,会收拾他的家,会管他的闲事,会关心照顾他、会撒娇卖萌;一个男孩非常爱一个女孩,会当舔狗,会给她买吃的,会像保护小女孩一样。这些行为方式的出现,都是带有感情的,就如同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一样。即便是走入婚姻,也是一样的。如果没有感情,你会发现,这些行为方式很少出现。什么样的行为,就带有什么样的感情。爱,就会有这些亲情行为;不爱,就会很少或者没有。这个检验标准是非常准确的。
所以,爱情,不是看对方说了什么,而是行为表现。某种程度上说,即便一个细微的动作、行为,都可以看出情侣、伴侣的感情。当然,有些人也会掩饰。但是不是掩饰或者虚假,当事人的直觉和感觉是最灵敏的。而女性对情感是非常敏感的,她们的直觉往往也是比较准确的。
在恋爱、爱情、婚姻中,有时候你找不到答案的时候,想一想你父母是怎么样对待你的,就非常清楚了。在这些方面,行为的出现,就代表了什么样的感情。
这也是为什么长久共同生活的夫妻,最终也会变成一种亲情,就如同血缘关系的亲情一样。因为它们的感情基础、积累的深厚性是一个原型模式出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