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传统的父母和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孩子》(二)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4-11-16
《传统的父母和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孩子》(二)
在生活方式、消费模式、三观等方面,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孩子可能会和传统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比如说,传统社会,在婚姻家庭中,要求的是贤妻良母型。那么,95后的女孩,会做饭的有几个?很多人宁愿叫外卖也不做饭;消费上,也是大手大脚。
信息化时代的孩子,更多的是享受主义。
男孩子不会谈恋爱、女孩到了30多岁还不嫁,还不生孩子。……,这些在传统思想的人看来,匪夷所思的事,在信息化时代是非常正常的事。结不结婚、生不生子,爱情、婚姻中,让传统人看不惯的事,这些最多只是提一些意见,少管一点好,省得你烦,孩子也烦。只要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,让他们存够自己养老的钱就行了。因为以后的抚养、赡养模式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以后的趋势,老了,靠孩子是靠不住的。孩子最多是看一下你。像传统社会孝顺父母的,你看看有几个?信息化社会出生的孩子,很难是传统孝顺型的模式。
对于一般家庭来说,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,这是最重要的,包括生活能力、社交能力、挣钱能力,然后才能说其他。或者说,在教育模式上,怎么样让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学历,只是铺垫,只是一种辅助的“工具”。但也是必须的。因为社会的发展,还是需要高学历的人才。
有些父母只懂让孩子读书,而没有教会他(她)生存能力,那么孩子走入社会,会茫茫然的。
孩子是不能娇惯的、溺爱的。溺爱的结果,就是他(她)长大之后,变成了一个废物,尤其是对家庭不富裕的人来说,尤其是这样。信息化社会,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庭背景,孩子就是完全竞争的。溺爱中的孩子,样样都不行。如果是出生富裕的家庭,父母可以给你垫底;出生贫寒的家庭,谁给你垫底?你让孩子在社会中处处处于最底端,又何必给他(她)生出来呢?
所以,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。教育方式、生存能力的培养、心理素质的培养、品行修养培养等方面,是孩子混得好与坏的最大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