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传统思想的父母和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孩子》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4-11-16
《传统思想的父母和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孩子》
在当今中国社会,传统思想的人占多数,还是个性化思想的人占多数?毫无疑问,是传统思想的人。在这个社会上,是传统思想和个性化思想的人并存。
只要你不善于学习,两种思想的人就会存在代沟。
你会发现,现在95后的孩子非常个性化,已经不是传统社会听话、顺从的孩子了。一个家庭中,常常是传统思想的父母和个性化的孩子。
存在的代沟是时代的变化造成的。那么在教育方式、沟通模式、思想上,父母也应该发生一定的变化才能和孩子交流。
任何时代, 20岁左右的年轻人永远是与时俱进的,他们的变化是随着时代、社会而变化的。保守的只能是父母这一代。
90后出生的孩子,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市场经济,那时候已经不是物质非常贫乏的时代,再加上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,父母娇着、宠着,在甜水中长大。等着这批孩子到了20、30岁,你让他们节约、干又苦又累的活,或者工资不高的活,可能吗?
父母和孩子成长的社会背景是不同的,那么在思想、行为、情感、三观等方面都会不一样。比如说,父母那一代的价值观,在存钱方面是节约、多给儿女留些钱财。但是90后出生的人不一定是这种观念了。
95后呢,更追求个性化的思想,因为那个时代,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出现。互联网的信息量决定了孩子的个性化思想。如果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模式是传统的听话、顺从,那么,你会发现,这类的孩子进入社会中,淘汰率更高,受到的挫折也更多。
在教会孩子基本的规则前提下,让孩子更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个性,这才符合孩子的成长。与传统思想格格不入的想法、行为不要一棍子打死。要帮助孩子分析利弊。这些才是父母应该做的。
父母只是孩子的一个“脚手架”,你可以帮助他(她)、辅佐他(她)。但是一座大楼的建起,是他们自己创造的,哪怕是犯了一些错误,受了挫折、吃了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