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心理意像的“寻找”(五)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2-01-13 22:35:38
性心理意像的“寻找”(五)
性行为也是性心理意像之一。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出现同性恋、双性恋了。
性行为是人生物性的本能。但是它和一般动物的交配是不同的。人类的性行为除了生物性本能以外,还伴随着心理感受、感情和文化性的约束。所以,在生理需要中,只有性行为会受法律制约。法律制约的目的不是压抑人的性行为,而是使它规范化。
第一次的性行为,对一般人来说是比较深刻的。性行为如果伴随的心理是舒适性的,在感情上就是一种催化剂。否则,就是产生不愉悦的感受和体验。传统文化中,女性受到文化思想的约束,在性行为上并不能完全的释放自己的情、欲,就显得比较被动。所以,在性行为上存在主动和被动之分,在爱情的感情上也是如此。一般的规律是男性主动,女性被动。主动和被动,事实是文化赋予的。
在社会文化中,性行为的指向性是异性。在一般人看来,人分男女两性,身体发育成熟之后,自然是和异性发生性行为。从心理层面上说,这种意识是自动化的过程。自动化的过程来自于生活以及宣传(更大的范围是社会文化的影响)。比如说,在一个家庭中,父母是男女两性;一般的生物交配,人们看到的几乎都是雌雄结合。电视、电影中,宣传的都是异性恋。那么,异性恋在人们的心中就是根深蒂固的:男人在性行为的首要性心理意像就是女性,女性在性行为中的性心理意像就是男性。
为什么肢体接触不一定会让人察觉两个同性是同性恋,感情上也不容易察觉。但是性行为可以确定呢?
性行为中,肌肤的接触是零距离。同时,还存在两个人触摸敏感部位的抚摸。这种“敏感部位”通常指男女两性的生殖器官、附属器官,以及和身体不一样的部分。而生殖器官、一部分的附属器官属于人的隐私部分,是不能随意让人触碰的,代表了个人身体上的所有权。或者说,身体上的这些“东西”都是属于自己的,别人不能触碰。人在3岁时,能够认识自身性别和他人性别以及自尊的出现,事实上就已经出现这种朦胧的意识。但是这种“羞耻感”(别人触摸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位),一般是8岁之后。青春期的来临,就已经知道了别人触碰这些敏感部位所产生的后果。
3岁时,孩子虽然能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性别,但是不懂“性别”有什么作用,他们辨认他人的性别是通过外在打扮。这时候,父母洗澡时,不是刻意地触摸生殖器官,对孩子的心理是没有影响的,因为孩子会认为生殖器官和其他的器官是没有任何区别的。但是8岁之后,父母还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洗澡。因为认知产生了变化,同时,孩子的自尊也更强。
青春期之后,生殖器官以及一些附属器官不能被人触碰的意识已经是完全形成了。
当这些隐私部位被另一人触摸时,会让人很容易产生“性行为”的概念。对于一般人来说,自己的身体似乎只能和自己所爱的人发生性关系和触摸,也就是说,这伴随的还有感情(爱情)。如果没有感情,比如说强奸,有些女性在被强奸之后,常常骂那个男人是畜生,意思就是说,那个男人只是在做一般动物所做的事,而不是人干的事。你也会发现,有些女性在强奸之后,会拼命的洗澡;有些会自杀。……这些行为,身体隐私部位的所有权,同时身体也代表了一种尊严,一种人格权。
隐私部位的零距离触摸或者是深入敏感部位,这个性心理意像在这些行为中会让人立刻清楚意识到性取向。因为性取向包括性别——性意识——性行为——性心理意像。“性行为”是排在“性心理意像”之前。性行为的出现会让人的意识立马跳入性心理意像这个层面。而性心理意像是排在性取向的最后一个位置。
是不是性行为的出现就完全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性取向呢?不一定。前面说了,人的爱情除了生物性的本能(性行为),还有爱情的这种感情。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比如说,两个同性,关系非常好,这代表了他们的感情是比较好的,如果出现了性行为,这时候可以判断出来,他们是同性恋。但是他们是不是一对绝对的同性恋伴侣呢?不一定,因为这个性心理意像在两个人之间都是完全稳固的,就代表了性取向的整个过程的完成,即他们两人都是绝对的同性恋者,才能说他们是同性恋伴侣。性心理意像,比如说爱同性这个性心理意像不稳固,其中一个人会改变性取向的。
性心理意像的稳固,才完成了整个性取向的过程,这个过程的完成才能说,你是一个真正的同性恋者,用一个词说,就是绝对的同性恋者。一个绝对的同性恋者,就很难改变他(她)的性取向。
性行为,在性取向中,它只是包含了其中的一个过程。
在性别——性意识——性行为——性心理意像中,任何一个过程都可能会形成同性恋,只要你具备了这种心理潜质,同时,又没有改变的社会环境。当然,还须要加上“感情”这个媒介。这个“感情”既可以是正性的,也可以是负性的。如果用一个坐标来表示的话,前四个因素是纵向坐标,那么,感情和行为就是横向的坐标。在这个坐标上会形成一个交点,一般同性恋者变成同性恋,都在这个范围内。外在打扮、角色的扮演等都跑不出这四个因素之外。(比如,角色的扮演中,你扮演是什么角色,主动、被动,保护、还是被保护,这和“性别”关联到一起了。因为社会文化中,就会把主动、被动,保护或者被保护分性别角色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