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社会中的责任转移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2-01-06 13:30:12
传统社会中的责任转移
这里的“责任”,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理解成“义务”。
父母有养孩子的责任。孩子长大之后通常要结婚。中国传统社会是随夫居住。
女孩嫁出去,父母养孩子的责任就算完成,下家就是夫家。因为在娘家的时候,女孩的吃穿住等物质方面是自家的父母提供的。嫁了人,基本的物质生存是夫家提供。夫家并不是白提供这些物质条件的。通常女人要尽为夫家生孩子的责任,同时,还兼代保姆。这个保姆类似于第二个妈。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,洗衣、做饭、养孩子等家务事,主要是女人做。儿子未成家时,通常是母亲来做;儿子成家之后,媳妇接替了母亲的责任:照顾好自己老公的吃穿住行。同时,还增加了一项性义务。
通常,中国传统社会以结婚为界限,证明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(长大了),同时,也进行了责任的转移。它并非是以一个人成年为准。比如说,一个女孩或者男孩,即便是30岁之后,还没结婚,那么,在父母的眼里,他们仍然是需要照顾的孩子。但是,一个人在未成年时,成了家,他(她)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。这种独立,似乎就意味着不需要父母的照顾,只在必要时,接受父母的一些帮助而已。因为成家,意味着责任可以转移到他人身上;未成家,这种责任就没有转移。
离了婚,似乎和单身一样。但又不一样。单身,没有转移的对象;离了婚,有孩子,生老病死在自己年老时就有了转移的对象。
在传统思想的中国人心中,事实上,潜意识里隐藏了这种责任转移。而一个人的生老病死,似乎有一个媒介,就是经济。比如,责任的转移,无非就是让一个人吃穿住行、生病、年老有所保障。它转移的目的是,自身能力无法达到生老病死有保障,但是他人可以为自己提供这些保障。当一个人是单身时,他(她)的经济收入不但能养活自己,同时,也能养活全家人时,婚姻就不是必须的了。不管是结婚,还是生孩子等这些转移责任,她(他)的经济足以富裕到完全能够养活比她(他)多十倍的人,那么,婚姻、养孩子都无所谓了。
中国的父母,潜意识里就希望自己的儿女在生老病死方面有所保障,所以会为儿女的婚事操心。儿女结婚,有人照顾,经济上可以转移;生了孩子,老了不用担心没人照顾。或者说,结婚——生孩子,是为了让儿女有最大的保障,有人照顾。这中间的媒介,事实上就是经济能力。因为吃穿住行、生老病死,主要是经济上提供的。而经济上,主要的就是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