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行为与性心理意像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21-11-26 21:45:11
性行为与性心理意像
从一个孩子出生,就已经具有了生理性别:男孩或者女孩。通常情况下,父母是按社会文化中,对男孩或者女孩的抚育方式来养大自己的孩子的。孩子对性别的认知,在两岁前,有一定模糊的性心理意像。比如,母亲的声音是细的,父亲是粗的;母亲的脸型是小点,父亲的大一点的。……,这些,在孩子的心理已经“拍了照”。
一个孩子,首先在认识自身和他人生理性别之前,须要进行自我识别(自我意识)。比如,我就是我,而不是其他人。自我意识的产生大概是两岁左右。典型的心理学实验,就是在大镜子面前,给孩子点一个红点,孩子能认出镜中的人是自己。一般婴儿是很难有自我意识的。托儿所里,一个孩子在哭,其他的孩子就会认为是他自己在哭,也跟着哭。
自我意识的出现之后的一年里,才会产生对自己性别的认知,大概是三岁。3——7岁的孩子是具象思维,所以会从外在打扮辨别性别,例如,女性是留长发,男性是短发。对自身性别的认知,也主要是从外在打扮。但是在人的心理上,外在打扮的出现常常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。比如,电视上,如果女性都是围个围裙在煮饭,那么,孩子的心里就会觉得女性就是煮饭、收拾家务的人。在这个时间段中,你会发现,孩子常常会扮演一些角色,比如,医生呀、老师呀。做的游戏也是过家家的游戏。这些角色和游戏对孩子的身心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,这也为成人之后,孩子在社会中充当的性别角色打下一定的基础。
0——2岁之间,母婴的互动,对孩子的情感、社会性的交往、心理上的安全感都打下了基础。这种互动就表现在吃喝拉撒睡上。3岁之后,孩子开始一些自理性的活动,这是孩子生存的基本,比如说,拿筷子吃饭。父母之间的情感表达、情绪的宣泄、行为等,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。孩子第一次学习生存技能的情境都是很重要的。比如,父母的鼓励、批评、训斥的态度,都会在孩子心理上留下一定的烙印。
3岁,是孩子出现自尊,形成习惯的开始,也是认识自身性别和其他人性别的关键期。如果性别、行为、外在打扮和父母的言行形成了对自身性别角色的匹配,那么,儿童会按照社会文化中的对性别的认知看待自己的性别。在这些方面出现了误差,孩子可能就会产生和别人不一样的性别观。这种性别观在孩子上学之后到青春期的前一两年之内,很难显现出来。因为8岁之后,开始出现抽象思维。在学校中,会出现同性小群体(玩游戏)。到了9岁后,男女孩混合的游戏就出现的比较多了。
在青春期的头一两年或者青春期,孩子由生理的发育出现性意识,这种性意识表现在对异性的关注度上以及对男女授受不亲的意识上。通常情况下,有些人的同性恋性取向开始显性出来。因为他们会关注异性,但是更多的是同性。
青春期的孩子,在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上非常在乎。他们会认为,人人都在关注自己。同时,他们常常也会夸大自己的能力。这个时期的孩子,逆反心理更重。因为从小时候崇拜父母到青春期之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,都会让他们感觉,自己已经长大,似乎不需要父母的指指点点。当父母给予的压力超出了孩子自身承受的压力,当父母越禁止的事,他们越会做,比如早恋。在这个时候,父母常常发现不了同性恋,因为他们禁止的是异性恋。
18岁之后,女性从性意识开始过渡到怎么样对异性的吸引。她们会按传统男性喜欢什么样的女性这种方式表现出来。比如,对外在打扮、言行举止等方面的女人味发展,而T通常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意识。这是因为,她们始终觉得自己是个男人更好。如果女性在这个年龄段上和一个男孩恋爱,外在服饰、言行举止方面的女人味表现的更明显。
通常,在参加工作或者是有过婚姻生活的男女对男性、女性在家庭角色中,认识的更清楚。因为社会、生活实践都会让她们知道,以后会走入结婚之路,在家庭中,男人应该承担什么角色,女人应该承担什么角色。没有这些实践的人,通常会后知后觉。如果是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,即便是有过这些实践,但是在家庭中,也很难承担一个丈夫和妻子的角色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父母宠他们,社会似乎也该宠他们。但是社会中,宠一个人,是看你的本事和能耐,而不是父母。
从上述所说,你会发现,性取向和这些方面有关:性别、性意识、性吸引、性行为等,中介是感情,包括人的自尊。性别,包括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和他人性别的认知及其辨别、外在打扮;性意识,包括喜欢自身的生理机构、生理现象,还是不喜欢;性吸引,你是被同性吸引,还是异性吸引;性行为的对象就是生理性别、外在打扮、性吸引力、感情。这些方面,形成了性心理意像的框架。当然,还有人的行为、认知、情感等方面。
只要你经历过的事,感知觉感觉到的事;思维、意识、记忆到的事,人的心理就如同一个照相机一样,全都会拍下来,留下“底片”。在对某个人、某种事、某种情景中,就会浮现出来。在性取向上,也是如此。通常情况下,这种浮现,会出现在一个人成人之后。一个人的性取向的形成不会是短时间内的事,通常是经过了很长时间。只有一种情况下,是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形成,那就是心理上受到强烈撞击之后。比如,某个人因为爱同性自杀了;某个人处处受到异性的欺骗而改变认知,变成了同性恋。即便是短时间,这种短时间至少也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形成。因为人的心理是高级的机制,包括了认知、情感、思维、意识、行为等,是全方位的“心理”活动,而不是某一方面的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