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性恋者对“同性恋”理解的思维模式(五)
版权归
网友昵称:飞星传恨123456,用户id:44437,转载请注明出处:15880拉拉网,特此声明!该文章发表于:2019-08-25 01:30:18
异性恋者对“同性恋”理解的思维模式(五)
一般情况下,什么样的地区或是国家对同性恋理解的思维模式会达到成人水平呢?常常是这个地区和国家会有同性恋模式的原型。
异性恋,不管是现实生活中,还是自然环境中,都有原型。例如,自己的父母,公园、大街上卿卿我我的情侣、影视作品中的爱情,甚至是自然界中一般动物的交配等,这都是原型,就如同一个模板一样。你能看得到,而且能看到一些细节:爱情的表达方式、婚姻生活、情感等,这些看到的细节会给人以真实感、存在感,让人相信这是真的。
而同性恋呢?由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是排斥同性恋者的,所以,同性恋者会隐藏自己的性取向,很多异性恋者就会认为没有同性恋。在上世纪的中国,有很多中国人都是这样认为的,认为同性恋是西式化的产物。自然界中,存在“同性恋”现象也非常少,这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。
如果一个人认为同性恋是不存在的,那么这个人更不会相信同性恋会存在真正的爱情。在中国,很多人是没有接触过同性恋者,即便接触过,也不知道他(她)是同性恋者,这很容易给人造成“没有”同性恋的空缺。一旦自己非常熟悉的人说出她(他)是同性恋时或者是同性对自己做出典型的爱情行为(边缘性性行为,例如,亲吻、抚摸等),她(他)就会惊慌失措了。这个“没有”的原型在她(他)的身上现出了原型,而同性恋的原型模式是她(他)不熟悉的原型。如果社会中对同性恋者宣传的具有污名化,那么,同性恋就如同妖魔鬼怪。
对同性恋了解的程度表现在异性恋者的心理上。越不了解,心理震动越大;越了解越能平稳地对待。
一般情况下,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程度和它的民主化是成正比的。因为它们会接受异质文化、多元文化。如果同性恋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原型,那么影视作品、文学作品中,就可以找到它的原型。
同性婚姻合法化、社会文化支持率比较高的国家,多数的同性恋者会把这种性取向显性化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会发现,大街上、公园里、人群聚集的地方,会时不时地出现一对同性情侣;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、文学作品也是放开的。这些,都会让人了解同性恋这种性取向。了解了,才可能做到真正地理解,才可能让同性恋者生活得更好。尽管很多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,很多人并不了解同性是怎么爱上同性的这个原理的,但是原型,可以提高人的认知程度。那么,对待同性恋者的方式就可以达到成人的水平。
每个国家或是地区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不一定是一样的,这也决定了他们怎么样对待同性恋者。是尊重,是歧视,是宽容,还是让人压抑。
每种性取向的人应该都具有平等的人权,也没有正常和异常之分。任何一种性取向的人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中,都是一种自然、正常的现象。社会群体对不同性取向理解、了解的程度(低),才会产生偏见,才带有了褒贬的色彩,才带有歧视。(为什么这么说呢?当你把不同性取向的人心理了解清楚之后,你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和普通人一样的正常人。而歧视,才会让这些人数较少的性取向人,例如同性恋者、双性恋者、无性恋者、跨性别恋者等,变得不正常,表现在爱情、婚姻、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正常)。